查看原文
其他

张明:天门沈记香铺的女儿

张明 鸿渐风 2023-04-30

        天门沈记香铺的女儿

              张 明

                                                                

                         引  子

      香铺是一种古老的手工作坊,其起源上可追溯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下可观瞻当今遍布各地的庙宇和显贵馆舍。赋予香的雅称不胜枚举,如头香,高香,清香,御香等,虔诚的信男信女们无不钟情此物。其实香即香品。香品按原料分为檀香,沉香,丁香,郁金香,龙脑香。按形态分为棒香,伐香,盘香,丸香,涂香,熏香传统的手工制香有一套严谨的工艺。制香依循中医原理,讲求的是“香气养神”,以制药的理念及过程制香,视香品为圣品。现代制香则讲求“香味养鼻”,取悦的是时尚与感官上的美好。手工制香的主要原料有粘粉,香精,色素,辅料有灵光粉,金片,硝酸钾等。



      笔者出于记述天门三十年代《沈记香铺的女儿》一文之需,粗略考证了一下传统制香工艺,在此是班门弄斧了。本文将要记述的主人公正是沈记香铺的千金沈春香1929年5月23日出生。沈家籍贯疑似秦淮一带。她的人生足迹基本上都遗留在了湖北一个叫竟陵的古镇上。让我们拂去一段历史的尘埃,还原一个真实的春香吧。  

 

                     䕨子岗打鱼人

      历史追溯到公元一九一八年前。大汉口江岸机务段以东,长江以北是一片广袤的湖河港汊。紧邻江堤的有朱家河,朱家河蜿蜒流淌,经九曲廻肠的支支沟沟与邻县黄陂的府河相通,上有径河,下有滠水,构成汉囗北十年九涝的生态,其格局历经数代人都未改初衷。直到五十年代,出汉囗堤角向东北方向眺望,映入眼帘的,除了浩淼的水域便是零星点缀的村落。有个叫藤子岗的渔村一到傍晚,便是炊烟袅袅,渔舟唱晚,倦鸟归林。这里暂没有战争,没有掠夺,没有尔虞我诈。村子里住着沈姓四弟兄。据说这家人早年从秦淮一带迁徙而来,何时落籍小小的藤子岗已无从考证,这些人便是春香的袓辈。沈氏四兄弟,江河打渔人,整天出没江湖风波里,知向谁边!此番情景至少也是100年前的光景了。


        闲言少叙,春香的父亲排行老大,因不满足生活现状,在春香出生那年,也就是1929年,父亲携带妻儿摇船驾桨,出朱家河,进长江,溯江而上。在汉口龙王庙入汉江,避急流,走浅滩,白天撒网,晚上停泊。他们从东西湖的新沟镇入汉川,走刁汊湖,进入义河段。义河是汉江的一条支流。在沔阳,天门,京山,交汇带形成若干自西向东的大小河流,河水流经京天应汉四县,哺育了荆楚数百万人民,对于千湖之省的湖北,昔日四县可称之为湖北的米粮仓。 

     

       春香随父母漂泊到竟陵境内,这已是九十年前的往事了。早年娘家亲戚曾告诉春香。从藤子岗渔村走出来的父亲有一手打鱼的好本事。在义河里打鱼,顺风顺舟顺水。那个时候,有千年历史的义河,水草肥美鱼虾丰饶。生态环境也极具优越。那个时候打鱼的人家也不多,因此每天都是鱼虾满仓。不出十年光景,也就是1938年,春香的父亲就在义河古镇攒下了不菲的家业。来自藤子岗的打鱼人居然在义河镇开了一间店名为“沈记”的香铺。那个年代的人们没有什么社会活动和爱好,业余时间只是求神祈福,烧香拜佛。祈求家人一生平安,祈求风调雨顺。况且一些达官显贵,大户人家,休闲馆舍对熏香的需求也是常年不断。因此,偌大的一个县城庙宇成堆,宅院深深。竟陵方圆百里,四邻八乡的人民对香品的需求量非常大,可谓神之门,仙之乡,古镇香火旺盛。


       春香家的香铺历年供需两旺,每逢佳节更是洛阳纸贵。1941年随着弟弟春才的降生,沈家已经彻底摒弃了渔家人的习俗与嗜好。一家人在竟陵镇安营扎寨,踏踏实实做起了手工制香的营生。这般光景一直延续了二十年。于是就有沈家的香铺,在江汉远近闻名。到竟陵镇解放前夕,春香的家已经是当地殷实的人家了。多年后在镇东门文昌阁邻河拥有了自家七柱12间宅院,与当地首富司马家遥遥相望,加上上官府和开染房的刘记形成镇东的商贾大户集群。春香与弟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过着衣食无忧,羽扇霓裳,习文养性的优越生活。



                         春香的芳华

        1945年,春香十六岁,出落的如花似玉。颀长的身材,瀑布般的黒头发,着一袭苏绣旗袍,一对大眼眸神情飞扬,是竟陵镇远近闻名的美人儿。有天春香作为伴娘出席邻居的婚典亭亭玉立的她在新娘子身边一站,大有沉鱼落雁之容,遮月羞花之貌。围观的人十有八九将她当成了新娘子。人群中窃窃私语:天下还有这漂亮的女子……热闹睻囂之余,春香不慎被一伙强人盯上了。半个世纪过去了,沈家人每当想起那年发生的一幕还心有余悸。


       就在春香当伴娘的次日,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春香的家人都入睡了。子夜时分,屋顶上发出蟋蟋响声。一会儿屋顶瓦被揭开一大片。当即跳下几个强人。将沈父捆绑起来,按在板凳上,双腿上了夹棍,夹棍一端用麻绳栓牢,另一端两人加力收紧,可怜沈父疼的汗如雨下,几次昏死过去。强人要春香父亲交出财帛,否则就要将春香带走。可怜老父亲双腿顿时被夹断。随后强人又将他的双脚捆住,还端来一盆生石灰,将双脚插入石灰中,又倒入一盆冷水,此时此刻,沈父的双脚已经变形,场景恐怖狰狞。可叹沈父老实本分一生,遭此飞来横祸,早已是魂飞魄散。为了保住春香,家中的钱财被强人洗劫一空。后来一家人为了治好父亲的双腿双脚,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家产。听说多年以后父亲才恢复正常的行走。这是记忆中的往事,沈家人每当想起当年这件事仍然心有余悸。对于当年豆蔻年华的春香,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竟还有如此恶狠歹毒之人。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呀! 

        

      1945年那场飞来横祸过去以后,春香一家人相对平安生活了几年。 1950年春季到来了。竟陵古镇春意盎然,万木复苏。二十岁的春香终于迎来人生的盛典,她要出嫁了。新郎百顺亦是一表人才,一手算盘珠子打得神韵飞扬。真是郎才女貌,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据说出嫁那天,夫家虽距娘家五十步之遥,但沈父执意请来八抬花轿。鼓乐声声,鞭炮齐鸣。为显喜庆,五步一奏乐,八步一撒糖,吹吹打打持续两个时辰,万响鞭炮硬是放了八挑担,镇东街面三天硝烟未散尽。沈家嫁女着实风光了一把,说来这已是七十年前的事了。


      1957年春夏之交,春香与闺蜜回了一趟藤子岗老家,这也是她自记事以来首度回老家。十天的汉口之行,春香将美丽和时尚带回了竟陵从那刻起,如同一夜梨花开,竟陵的俊男靓女们知道了什么是丝绸旗袍,什么是大波浪发型,什么是肉色裤袜,什么是高跟鞋,什么是法兰西香水。



       有了婚姻的日子,春香感觉是幸福美满的,随着长女小梅的降临,平静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小梅患有先天性软骨病,头大如斗却无法直立,斜耷在肩上,但人长的异常漂亮乖巧,街坊邻居都非常喜欢这个女孩。不幸的是小梅长到八岁终不治而亡。儿子望生1952年出生,春香坚持这个孩子要随母姓沈,丈夫也同意,到1962年,10年间又有小兰,小竹,小菊的三个女儿来到人间。当幺女小菊出生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头一年,那时粮食贵如命。无奈之下,春香决定在小菊2岁那年的1964年将其送养别家,消息不径而走,儿子望生乘大人不防,背起小菊就跑,好个哥哥腿脚敏捷,穿东沟,过城堤,一口气跑到向家湾躲起来。送养幺妹的这件事才不了了之。多年以后,小菊还有点瞒怨母亲当年狠心,当年为什么偏偏要丢下我?其实,类似送养之事在当时的中国何止万千……


                         姐弟情深

      上世纪初叶至中叶,国土满目苍夷,战争连绵,灾荒,饥饿,疾病,愚昩笼罩着全中国。沈记香铺在风雨飘摇中维系,一家人过的倒也安适,那个时代人均寿命不足46岁,人口死亡率很高。沈氏众多孩子只存活了春香和弟弟春才。父母诚信为本,姐弟亲密无间,生活倒也过得去。历史行进到了五四年发大水的那一年,沈母已经去世了。汉口籐子岗老屋街政府进行户籍人口普查,沈父按当时政策允许返城居住就业,而一双儿女却被挡在政策的外面。这也是非人力可以抗拒的事。1957弟弟春才以优异成绩考入县立高中。三年后金榜提名被国立华中师范学院录取。60年考上大学在竟陵还是非常长脸的事。在母逝父远离的状况下,春才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浆衣洗衫,饮食起居全部是姐姐料理的体贴周到,春才则视姐春香为母一般。


      1963年,于春香而言是黑暗的一年,夫君百顺鬼使神差走了足以毁灭一家人的一步错路。说来迄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终日沉默寡言的夫君突然失联,给春香留下一张只有16个字的纸条:


      “春香吾妻,恕我无为。天下之大,云开方回。”


      显然夫君离家出走了,如同晴天霹雳,百顺为何不辞而别?春香陷入痛苦的思索之中:工作不顺?精神分裂?遭人陷害?有了外遇?被人蛊惑?……一连串的疑问涌上春香心头。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中断,四个孩子要抚养,后果不堪设想。春香仿佛一夜陷入苦海,一夜白了头发。她的欢乐,她的美丽,她的希翼嘎然而止。今后的岁月看不到一丝光亮,只有无尽的磨难等待着她,也许自戕是她最好的选择,她的肩膀绝对挑不起支撑家庭这副重担。苍天啊,你没有给我春香留下一条活路呀!直到1977年……


  十四年的等待,于春香而言,仿佛一个世纪那样漫长,家庭的格局全部被打乱,一家人经历了丢工作,注销城镇商品粮及户口,全家下放农村劳动,十年后返城无住房,一家人四处游荡的种种厄运。个中艰辛那是三天三夜诉不完。有位街道干部实在看不下去,大着胆子允许春香一家人在镇东小河北坡扎了一处竹篷房,从此一家人总算是有了一个息栖之处。在春香处于人生最困苦的十多年生涯中,得到了小弟无私的援助,春才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嘉魚县中学教书的第一个月发工资起,就每月按时寄10块钱到竟陵,由儿子望生带着母亲的私章到邮局领取,十年风雨无阻。每逢春节和春秋开学之季,弟弟当月就寄十五块钱,其实弟弟每月的薪水也不到40元。小弟对姐姐一家十年如一日,其情其恩,苍天可表。春才舅舅于六十七岁那年病逝,众外甥举家哀悼,声泪俱下。   

    

                     风雨如磐的岁月                   

        丈夫离家出走的十四年是春香人生的最低谷。1964年在籐子岗老家,父亲和弟弟将她召来汉口,算起来这是春香懂事以来第二次回老家,距离她第一次回老家已经过去七年。在严肃的家庭会议上,娘家人一致要求春香申请缺席判决离婚,仅接纳她只身返汉。春香双膝跪地央求父弟救自己一家人,若是离婚弃子,断然不行。在竟陵的一家人,纵然一死也不愿骨肉分离。父亲和弟弟为之感动,从那日起,决计救助她,十四年光阴,弟弟春才也践行了救济姐姐一家的庄重承诺,这是一部血浓于水的人生挽歌,悲怆而深沉……


       那风雨如磐的岁月,春香无数个不眠之夜坐在昏暗的油灯下,手工缝制全家五口人的衣裤鞋祙,她帮人做针线活,卖过烤苕,拖过板车,叫卖过锅盔油条。冬天她的双手都是冻疮和血泡,哪天都是忙碌到东门米厂转钟时分的汽笛鸣响。那个响彻云霄的汽笛声在古老的古镇上空鸣响,是悠扬,还是苍凉,在春香心里,那分明是一声声人生苦难的哀鸣……


       丈夫走的那年,正值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和饥饿泛滥之时,春香这个坚强美丽的女人真的顶不住了,四张嗷嗷待哺的嘴仿佛能吃掉一座山。没有粮食,人饿呀!在农村,拖儿带女的她又不会做农活,哪里有收获?返城镇后,全家没有一份工作,五张嘴吃饭是一个天大的问题,小弟的接济也是杯水车薪,十块钱只能买回当月的计划口粮和油盐,还有柴薪,副食品,孩子们的衣着用度都没有着落。其实1986年曾经有一个转机降临春香的家庭,可惜如一枕黄粱梦般掠过了。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有一天弟弟春才来信说藤子岗老屋落实宅基地政策,当地给姐弟俩发放了3000元补偿款。春才决定将这笔钱全部给姐姐,有了这笔钱,春香一家人的生活将有彻底的改观。哪知当年春才在汉口开往天门的长途汽车汉川段一车人遭遇车匪路霸的洗劫,弟弟自觉无颜见姐,据说内疚万分空着肚子返回嘉鱼。而三十二年前3000元恐怕比现在的3万元还值钱。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一部教科书。好一个春香,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硬是吩咐全家人勒紧裤腰带,她规定孩子满十五岁了必须到建筑工地做小工,全家人过年才准吃一顿肉,任何人不允许添置新衣,衣着全部是利旧。就这样捱过了最艰难的十四年。也迎来了1977年失联丈夫从天而降的日子,一家人抱头痛哭到天光。看着面黄肌瘦的丈夫依旧是当年沉默寡言的样子,只感觉他那内疚悔恨的眼光隐藏着太多辛酸和隐痛。春香纵然有如海一样深的委屈那刻都重新收回心底……直到春香于无言的丈夫前面去世,她弥留那一刻,也没有最后追问丈夫十四年所欠的那笔孽债。春香呀春香,你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对于一个无任何收入的弱女子,养育四个孩子,苦等丈夫归来。这其间蕴含着多少苦楚与血泪,换位思考,全社会能做到这一点的,在竟陵镇,除了春香,恐怕没有第二人!


       纵观春香的一生,人生的第一个十年,有父母的呵护,有殷实的家业,童年应该是幸福美好的。她的第二个十年,是她的人生芳华,她拥有美丽的容颜,家门也是衣食无忧,母亲教会她一手女红绝活,其花卉绣品出类拔萃,她手工绣制的锦被缎枕,半个世纪过后,原布料已经褪色破损,而她的绣制的绢鸟花卉却依旧光彩夺目,栩栩如生。人们感叹春香的巧手,如同元代画家王冕再生!她的人生第三个十年也是其六十八载人生最灿烂的十年,丈夫英俊帅气,忠厚老实,工作稳定,收入固定。十年间一儿三女如天使般来到她的身边,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无疑是上苍赐给她人生最华丽的礼物。她满足了,她感谢造物主的安排,她别无所求,一家人平安健康,粗茶淡饭就是幸福。春香的第四个十年,是人生最黑暗的十年,人世间的风刀霜剑扑面而来。在心与泪交融的路上居然挺了过来。春香人生的第五个十年,是承上启下的十年,四个孩子也一天天长大,在竟陵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以阶级斗争为纲,唯成分论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人们精神上的枷锁终于解开,久违的灿烂笑容和明媚的阳光终于照耀在春香一家人脸上。


       春香的人生暮年不到两个十年。当年儿孙承欢膝下的幢憬虽然没有如期而至,但她满足了,来到人世一场,以她瘦弱的肩膀,寒窑盼夫十四载,苦难育儿二十春秋。她何曾抱怨过谁?于她而言世道谈何公正公道?她没有怨天尤人。只是上苍跟她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赐予她二十年欢悦,二十载劫难,二十年云开雾散,十年静寂度夕阳。她从小小的渔村籐子岗走来,在古镇竟陵度过不平常的一生,在中国,象她这样的女人很多,多的象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春香走了,公元一九九七年一月十日,她带着对沉默无语丈夫的爱恋,带着对一子三女的无比眷恋去了另一个世界,她要去找寻四十年前那个令他心碎的患软骨病的长女小梅子!


(图片由燕燕提供)

       春香,春香!我故乡的佳人,愿你在那边一切安好,愿满山遍野的鲜花永远陪伴着你,一如你的绢绣刺品一样,永远鲜活如初!

 

【后记】:鉴于本文采访记述的内容90%系真人真事,故人名用了化名,勿对号入座。             

 

                                   初稿于戊戌年五一节前  

                                        修改于戊戌年国庆节后


  ═ ═ ═ ═ ═  ═ ═ ═ ═ ═ ═ ═ ═ ═

前期文章回放:

尔也:忘不了的曾万家台

《鸿渐风》留言精选(11月11日—17日)

雪梨子:悲喜交集的知青文艺晚会

舟帆:天门方言趣话

小熬浆糊:人与细菌的故事


欢迎大家在公号“发消息”处留言。您的留言,可能出现在每周的留言精选中。另,应大家的建议,组建了《鸿渐风互动群》,旨在增进本号作者与读者的沟通,畅叙乡情,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小编将加您入群。

赐稿者请将大作投递至:449027919@qq.com

谢谢!(敬请自留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